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咨询热线 010-81674545,83820207. 24小时电话:13717567081
成功案例
CASE
成功案例
  • 债权人因各种原因贻误最佳起诉时间或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转移财产,导致债权人跪求式催债无果,下定决心准备起诉时发现债务人已人去楼空或濒临倒闭,没有财产。那么债务人没有财产,债权人是否还继续起诉?答案是肯定的,必须起诉。一、通过起诉,查明债务人财产情况,让债务人无处遁形向法院起诉之前,当事人很难准确了解债务人财产的真实情况。也许是债务人为逃避债务,让债权人知难而退故意放出“没有财产”的烟雾弹,或是债务人隐匿财产并非真正没有财产。房产、银行存款、车辆等财产信息只有在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律师持法院立案受理通知书、协查函或承办法官所开具的调查令向相关单位查询。有些尚未全国统一登记的财产可能还需在执行阶段才...
    欠钱人没钱没财产玩失踪,就不起诉了?你大错特错了!
    服务项目:
  • 2019年6月,美国一位14岁男孩因在一次政治游行中向一名警察扔石头而被逮捕。检察官说,这位面临两项重罪指控的男孩将会以成年人的身份接受审判。一位警方代表对这一决策给出了理由:“我们不想让这位14岁的孩子成为一个‘榜样’,而是想引导他,帮助他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然而,男孩的律师并不赞同这一做法。这位律师认为警方把他的客户当作成年人进行刑事审判,绝不会有助于这个孩子弃恶从善,而只能导向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个事件凸显了我们刑事司法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构建。目前我们的共识是,未成年人的行为可能与成年人的行为有所不同。因此,法律应对未成年人的问题进行个别考虑,对他们的惩罚应为对其重塑和...
    未成年人应该在刑事司法系统中以成年人身份受审吗?
    服务项目:
  • 在实际生活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那么在“婚约财产纠纷”中,能否将彩礼接受方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吗?最高人民法院就该问题作出了答复,具体内容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彩礼纠纷案件中能否将对方当事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的答复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385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对涉婚赠与行为法律效力及时出台合乎法理的司法解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您认为涉婚赠与行为是附条件的赠与,在没有与对方缔结婚姻或最终离婚的情况下,赠与行为所附条件不复存在,我们同意您的观点。对于婚前给付财物的性质问题,有学者称为附条件赠与行为,即以结婚为目的...
    最高法答复:彩礼纠纷,能否将对方父母列为共同被告?
    服务项目:
  • 10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到,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记录在案并随案移送。《意见》规定,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公安机关认为罪行较轻、没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不再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对提请逮捕的,人民检察院认为没有社会危险性不需要逮捕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羁押的必要性,经审查认为没有...
    公安部:逮捕新规定!已施行!
    服务项目:
  • 从一个婴孩出生那天起,按下年龄的计时器,他的故事就计时开始了。其实,法律也和年龄一样,伴随着我们的一生。0岁以下胎儿还不能称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认可其为“胎儿”。尽管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义。《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另外,为体现对“胎儿”特别保护,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孕妇不适用死刑和治安拘留。为体现对“胎儿”特别保护,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0-1岁0-1岁——父亲不能随便离婚《婚姻法》第34条规定:1周岁以内,婴儿的父亲不得向母亲提出离婚,但母亲提出离婚或者法院...
    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龄对照表(2019)
    服务项目:
  •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同的各项要件,应认为存在劳动合同——北京泛太物流有限公司诉单晶晶劳动争议纠纷案本案要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关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规定,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之间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同的各项要件,明确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具有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则该文件应视为双方的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提出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要求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
    最新!最高法: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裁判规则13条
    服务项目:
共有79条数据,当前第5页  12345678914
客服热线
  • 010-81674545
  • 83820207
  • 01051151661
  • 010-83820207
  • 13120329329 13717567081
  • 13120329329
客服qq
    微信
    微博
    移动端